找到相关内容211篇,用时2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将慈悲心用于环境生态

    地位。《弘明集》的《形尽神不灭五》说:“神也者,圆应无,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正是建立在这种灵魂不灭的理论基础上,佛教倡导业报论,慧远在《明报应论》中说:“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无所容疑矣。”报应有三种:现和后,尽管因果报应论丝毫不存在科学依据,但它却体现了佛教对人类生命的珍惜、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5565378.html
  • 佛教慈悲心理与环境生态学

    种:现和后,尽管因果报应论丝毫不存在科学依据,但它却体现了佛教对人类生命的珍惜、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注。在人类历史上,由于人们并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因果报应论在人类历史上,在保护人类自身及生态...神不灭”的论争,范缜的神灭思想虽然光彩夺目,但毕竟不是社会的主流,神存而不灭的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弘明集》的《形尽神不灭五》说:“神也者,圆应无,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

    萧平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50966461.html
  • 将慈悲心运用到环境生态学

    不灭的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弘明集》的《形尽神不灭五》说:“神也者,圆应无,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正是建立在这种灵魂不灭的理论基础上,佛教倡导业报论,慧远在《明报应论》中说:“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无所容疑矣。”报应有三种:现和后,尽管因果报应论丝毫不存在科学依据,但它却体现了佛教...

    萧平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15266881.html
  • 慧远与因果报应说

    的见识。慧远说:“经说业有三,一曰现,二曰,三曰后。现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后者,或经二、三生、百生千,然后乃受。”为什么不能都是“现眼现”而必须是有先有后的“三” 呢?...,主张宗派无争。曾以大无畏精神撰写《沙门不敬王者论》,勇敢地向执政者提出挑战,指出在王权之上还有神权。平生遁迹匡庐,影不出山,迹不入世,务在弘法。长于著述,以《三论》、《法性论》及前述之《沙门不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64467150.html
  • 净土宗经典《庐山结社立誓文》的解读

    夫缘化之理既明)、二知业果和三世轮回(三世之传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必矣),三知亲人沦落三恶道需救拨(推交臂之潜沦),四是悟无常的迫切(悟无常之期切),五是能明辨现和后的相续(审三...之传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必矣。推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之相催,知险趣之难拔。此其同志诸贤,所以夕惕宵勤,仰思攸济者也。盖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迹求。必感之有物,则幽路咫尺。苟求之...

    刘遗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1374314.html
  • 净土宗经典解读《庐山结社立誓文》

    ,则善恶之必矣),三知亲人沦落三恶道需救拨(推交臂之潜沦),四是悟无常的迫切(悟无常之期切),五是能明辨现和后的相续(审三之相催),六是知人难得,入三恶道则轮回难出(知险趣之难拔),...。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于庐山之阴,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率以香华敬荐而誓焉。  惟斯一会之众,夫缘化之理既明,则三世之传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必矣。推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1674318.html
  • 如何看待命运?

    是恶的,因为各种因缘条件的关系,所以在三种不同的时间产生报应:   第一是现:意思是指我们曾经帮助过周边的人,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当我们遇到有困难时,他们亦会主动地发心来帮忙我们,这种报应是十分明显。   第二是:就是说我们做了善事或恶事以后,这一生可能未立竿见影,实时见得报应,而是要等到下一生才得报应。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果,今生作者是」。   第三是后:意思是讲...

    达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0679267.html
  • 慧远是中国早期佛教史上的一个大师(续)

    伤于物类”,而遭际不幸,“一生艰楚,荼毒备经”,写信向慧远诉苦,表示对果报思想的怀疑(见《广弘明集》卷18)。对此,慧远在《三论》中予以明确的回答。   经说业有三:一曰现,二曰,三曰后。现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者,来生便受。后者,或经二三生,百生千,然后乃受。这种说法是纯粹印度式的思惟。按照这种说法,戴逵只考虑今生的苦果,没有考虑前生的恶业。因为“(祸福)倚伏之契,...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7460993222.html
  • 佛教业报论

    形成了客观的事实来说的,而业报则是从形成了主观的感受而言的。感受有苦受和乐受之别,所以《成实论》卷八〈三受报业品〉指出善业得乐,不善业得苦。如果从受的时间早晚来看,一般有三种情况,即是现、后。如《成实论》卷八〈三报业品〉说:“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是名现;此世造业,次来世受,是名;此世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以过次世故名为后。”(T32?297b)除此...

    达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5841649.html
  • 民国年间上海地区的佛教报刊杂志

    专件、评论、格言、人范、文苑等。1936年7月起,登载有关中国佛教会问题讨论文章。1937年8月23日起,因抗日战争兴起,改为四日合刊一张。同年12月28日停刊。   21、大 《大》于...占当时中国佛教报刊杂志的半壁江山。上海地区佛教报刊杂志的繁荣,充分反映了民国年间上海地区佛教文化事业的兴盛。现将民国年间上海地区出版的佛教报刊杂志按创刊先后顺序分述如下:   1、佛学丛 《佛学...

    吴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043445.html